最高奖2万元!贵州所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有机会!
近日,记者从贵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网获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激励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凝心聚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等法律法规,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贵州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明确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可以给予奖励的情形。根据《细则》,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金最高可达2万元。
贵州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立导向鲜明、科学规范、有效管用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制度,激励广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凝心聚力建设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和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集体(以下简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在完成本职工作和履行社会责任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依据本细则给予奖励。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开展的其他奖励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集体是指事业单位法人组织、内设机构、派出机构或者为完成专项任务组成的工作团队。
第三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工作,应当服务国家和省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时代性、导向性、实效性,丰富奖励形式,发挥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
(二)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三)坚持事业为上、突出业绩贡献;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标准程序;
(五)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
(六)坚持定期奖励与及时奖励相结合、以定期奖励为主。
第四条本省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事业单位、主管机关(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的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本细则,分级分类负责奖励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二章 奖励的条件和种类
第五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给予奖励:
(一)在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加强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守好“两条底线”,履行公共服务等方面,勇于担当、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
(二)在执行党和国家及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重大决策、重要任务、承担重要专项工作、维护公共利益、防止或者消除重大事故、疫情、隐患,抢险救灾减灾等方面,勇于担当、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
(三)热爱公共服务事业,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在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勇于担当、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
(四)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育、农业等领域改革发展方面,勇于担当、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
(五)长期服务基层,助推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在为民服务、爱岗敬业、担当奉献等方面,勇于担当、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
(六)积极投身“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坚持探索性、创新性、引领性发展,工作中有发明创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或生态效益显著的。
(七)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同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等方面,有突出事迹和功绩的。
(八)在对外交流与合作、重大赛事和活动中为国家以及我省争得荣誉和利益,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
(九)有其他突出成绩和贡献需要给予奖励的。
第六条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可以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称号。
(一)对表现突出、作出较大贡献,在本单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给予嘉奖;
(二)对取得突破性成就、作出重大贡献,在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产生较大影响的,给予记功;
(三)对取得重大突破性成就、作出杰出贡献,在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给予记大功;
(四)对功绩卓著的,授予称号。
授予称号以及荣誉称号,按照《中国共产党党内功勋荣誉表彰条例》、《国家功勋荣誉表彰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奖励的权限
第七条 给予省委、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的嘉奖、记功,由本单位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作出。
给予省委、省政府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的嘉奖、记功,由本单位或者主管机关(部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作出。
给予省委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的记大功,由本单位或者主管机关(部门)评议推荐后报省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批准并作出。
上述由事业单位或者主管机关(部门)作出的奖励决定,应当自奖励决定作出之日起1个月内,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向省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第八条 给予市(州)级以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奖励,按照下列权限进行:
(一)嘉奖。市(州)级事业单位由本单位或者主管机关(部门)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作出,自奖励决定作出之日起1个月内,按照归口管理原则,向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县(市、区)级以下事业单位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单位申报,经主管机关(部门)或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评议推荐后,报县(市、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批准并作出。
(二)记功。市(州)以下事业单位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州)直属事业单位、主管机关(部门)、县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评议推荐后,报市(州)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批准并作出。
(三)记大功。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分别由市(州)直属事业单位、主管机关(部门)、县级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组织申报,经市(州)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评议推荐后,报省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批准并作出。
第九条省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可以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奖励。省、市(州)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可以跨层级对下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作出嘉奖、记功奖励决定。
第四章 定期奖励
第十条根据工作需要和队伍建设实际开展定期奖励,一般以年度或者聘(任)期为周期,以年度考核、聘(任)期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奖励具体时间由奖励决定单位根据行业实际、工作特点等确定,可以结合年度考核、聘(任)期考核等工作进行。
第十一条定期奖励的比例(名额),由奖励决定单位结合事业单位数量、人员规模、职责任务、工作绩效等因素统筹确定。给予工作人员嘉奖、记功,一般分别不超过工作人员总数的20%、2%,事业单位集体获得同级以上党委、政府或者会同同级以上表彰奖励主管部门联合开展的综合性表彰奖励等整体表现突出的,其工作人员嘉奖比例一般不超过25%。
定期奖励的比例(名额)应当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事业单位倾斜,向一线工作人员倾斜。县级以下事业单位的奖励比例(名额)可以根据实际在本县(市、区)范围内统筹使用。
工作人员较少的事业单位,奖励名额产生有困难的,可由主管机关(部门)统筹确定。
经组织批准参加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队,被派驻信访局、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工作,挂职锻炼半年以上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奖励,不占用本单位奖励比例(名额)。
第十二条 定期奖励工作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有关机关(部门)或者事业单位依据奖励权限制定奖励工作方案,明确奖励范围、条件、种类、比例(名额)、程序和纪律要求等,并予以公布。
(二)主管机关(部门)或者事业单位提出奖励建议名单,逐级上报。
(三)奖励决定单位审批。根据需要组织评选或者听取业内专家、服务对象等有关方面意见;对拟奖励名单,应当听取纪检监察机关的意见,涉及领导人员的,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事先征得组织人事部门同意。
(四)在奖励决定单位管辖范围内对拟奖励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因涉及国家秘密不宜公开的,可以不予公示。
(五)作出奖励决定并予以公布。因涉及国家秘密不宜公开的,可以不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 及时奖励
第十三条 对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完成重大专项工作、取得重大创新成就等方面,作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应当及时给予奖励。
第十四条 加大及时奖励力度,及时奖励的比例(名额)由奖励决定单位依据奖励权限,结合实际确定。
第十五条及时奖励一般由主管机关(部门)或者事业单位制定奖励方案,提出拟奖励名单,参照本规定第十二条相关程序,依据奖励权限作出奖励决定。及时奖励情况可以作为定期奖励的重要参考。
第六章 奖励的实施
第十六条 对获得嘉奖、记功、记大功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由奖励决定单位颁发奖励证书;获得记功、记大功的,同时对个人颁发奖章,对集体颁发奖牌。
奖励证书、奖章和奖牌,按照中央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规定的式样、规格、质地,由省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统一监制。
记大功证书、奖章和奖牌由省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统一制作,记功和嘉奖证书、奖章、奖牌按照奖励权限由奖励决定单位统一制作。奖励证书、奖章和奖牌的制作与发放情况,由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主管机关(部门)、事业单位分别记载、存档。
奖励相关审批材料分别存入本人干部人事档案、单位文书档案。
第十七条对获得嘉奖、记功、记大功、授予称号以及荣誉称号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一次性奖金。奖金标准由省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研究决定,并根据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时调整。及时奖励获奖人员所在地区或者单位经批准可以追加其他物质奖励。
经批准的定期奖励所需经费,通过相关单位现有经费渠道解决;经批准的及时奖励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专项经费予以保障;制作证书、奖章、奖牌及开展奖励所需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专项经费予以保障。以上奖励经费不计入工作人员所在单位绩效工资总额。
第十八条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集体进行奖励的,可以同时对该集体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奖励。
对符合奖励条件的已故人员,可以追授奖励。
第十九条对获得奖励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可以结合实际以内部通报表扬、评优评先等形式进行褒奖。对获得奖励的工作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聘用,优先安排参加健康休养,激励其珍惜和保持荣誉,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第七章 奖励的监督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给予奖励;已经作出奖励决定的,由奖励决定单位按程序撤销奖励,并注销和收回获奖个人或者集体的奖励证书、奖章、奖牌,撤销其获得的待遇,追缴所获奖金等物质奖励。
(一)政治品质、廉洁自律存在问题,或者道德品行、遵规守纪等方面存在问题、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
(二)申报奖励时隐瞒严重错误或者弄虚作假骗取奖励的。
(三)严重违反规定的奖励权限或者程序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撤销奖励的。
撤销奖励的,应当予以公布。因涉及国家秘密不宜公开的,可以不向社会公布。相关材料分别存入本人干部人事档案、单位文书档案。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事业单位或者主管机关(部门)应当及时受理对奖励工作的投诉、举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调查处理。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集体对撤销奖励决定不服的,可以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申诉规定》申请复核、提出申诉。
第二十二条奖励工作应当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人事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廉洁纪律,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或者主管机关(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或者构成违纪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犯罪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一)不按照规定的奖励范围、条件、种类、权限、比例(名额)、程序等开展奖励的。
(二)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或者泄露工作秘密造成不良后果的。
(四)因奖励工作失误导致奖励结果显失公平,造成不良后果的。
(五)按照有关规定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
(六)有其他违反本规定行为的。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机关工勤人员、机关工勤人员集体的奖励,参照本细则执行。
第二十四条 各市(州)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各主管机关(部门)可按照本细则,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和具体办法。
第二十五条 本细则由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编辑:刘添元 李娟
统筹:晏海艳
编审:王璐瑶
更多新闻